安瓿折斷力測試儀是用于測量安瓿折斷所需力值的重要儀器,準確校準對確保安瓿質量至關重要。以下為校準步驟:
一、準備工作
1. 標準器具:準備高精度的標準力值砝碼,其精度應高于被校準的安瓿折斷力測試儀,且經過權威計量機構校準并在有效期內。例如,若測試儀量程為0 - 100N,可準備10N、20N、50N、80N等不同規格的標準砝碼。
2. 清潔工具:準備干凈的軟布,用于清潔測試儀的受力部件,避免雜質影響測量精度。
二、外觀檢查
1. 整體檢查:觀察測試儀外觀是否有損壞、變形或部件松動現象。若外殼有裂縫、顯示屏破損等情況,需先進行維修或更換部件。
2. 按鍵與顯示屏:檢查各操作按鍵是否靈敏、功能正常,顯示屏顯示是否清晰、完整,無缺劃、亂碼等問題。
三、校準操作
1. 空載校準:開啟測試儀電源,預熱15 - 30分鐘,待儀器穩定后,在空載狀態下,按校準鍵進入校準模式,將顯示值調為零。若顯示值無法調零,需檢查傳感器是否正常連接或是否有故障。
2. 加載校準:將標準砝碼依次放置在測試儀的受力平臺上。放置砝碼時動作要輕緩,避免沖擊力影響校準精度。加載10N砝碼,記錄測試儀顯示值,與標準值10N對比,若偏差超出允許范圍(如±0.5N),通過校準菜單中的微調功能進行調整,使顯示值與標準值一致。同理,對20N、50N、80N等不同規格砝碼進行加載校準。每次加載完成后,需等待顯示值穩定后再記錄與調整。
3. 重復性校準:完成所有砝碼加載校準后,再次從10N砝碼開始重復加載操作3 - 5次,每次記錄顯示值。計算每次測量值與標準值的偏差,評估測試儀的重復性。若重復性偏差過大,需檢查儀器內部結構是否松動或傳感器性能是否下降,必要時進行維修或更換部件。
四、校準記錄與報告
校準過程中詳細記錄每次加載砝碼的標準值、測試儀顯示值及調整情況。校準完成后,編制校準報告,內容包括校準日期、校準環境、校準依據、校準結果等信息。若校準結果符合要求,貼上校準合格標簽;若不符合,標明不合格原因及建議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