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觀與結構
1. 外觀:測試儀外觀應平整、無明顯劃痕、磕碰及變形。表面涂層均勻,無剝落、褪色等現象。所有標識、文字清晰,易于辨認。
2. 結構:各部件連接牢固,無松動。操作按鈕、旋鈕等靈活可靠,無卡滯現象。顯示屏顯示清晰,無壞點、亮點等顯示故障。
二、性能指標
1. 彈性測試精度:對已知彈性標準值的縫合針樣本進行測試,測試儀測量結果與標準值的誤差應在±2%以內。重復測量同一縫合針樣本10次,測量數據的變異系數(CV)不超過1%,以確保測試結果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2. 韌性測試指標:能準確模擬縫合針在實際使用中的彎曲、拉伸等受力情況。對于不同規格的縫合針,按照相應行業標準設定測試參數,測試結果應與行業標準規定的韌性范圍相符。誤差范圍控制在±5%以內。
3. 加載系統:加載力應能在規定范圍內連續、平穩調節,加載精度控制在±1N以內。加載速度可根據不同測試需求進行精確設定,速度偏差不超過±5%。
三、功能完整性
1. 測試模式:具備多種測試模式,如單針彈性測試、多針韌性對比測試等,每種模式應運行正常,功能符合預期。
2. 數據處理:測試儀應能自動記錄、存儲測試數據,并可生成測試報告。報告內容應包含測試時間、樣本規格、測試結果等詳細信息。數據存儲容量不小于1000組測試數據,且數據可通過USB或網絡接口方便地導出至外部設備。
3. 安全保護:設置多重安全保護功能,如過載保護、漏電保護等。當加載力超過設定上限或設備出現漏電情況時,應能迅速自動停止測試,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四、技術文件
驗收時應提供完整的技術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維護手冊、校準證書等。文件內容應清晰、準確,能指導用戶正確操作、維護和校準測試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