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準前準備
1. 標準器具:準備高精度壓力標準器,其精度應高于被校準的輸液器泄漏正壓測試儀,且量程覆蓋測試儀的測量范圍。
2. 連接工具:準備合適的連接管路及接頭,確保能與測試儀和標準器具緊密連接,無泄漏。
二、外觀檢查
1. 觀察測試儀外觀,應無明顯損傷、變形,各部件連接牢固,顯示屏清晰,按鍵操作正常。
2. 檢查測試儀的標識,包括型號、規格、編號等信息應清晰完整。
三、示值誤差校準
1. 連接設備:通過連接管路將壓力標準器的輸出端與輸液器泄漏正壓測試儀的壓力輸入端可靠連接。
2. 零點校準:在未施加壓力時,記錄測試儀顯示的壓力值,此值應為零。若不為零,按照測試儀的操作手冊進行零點調整。
3. 多點校準:選取至少五個均勻分布的壓力點,如量程的20%、40%、60%、80%、100% 。從零點開始,緩慢平穩地增加壓力至第一個校準點,待測試儀顯示值穩定后,記錄測試儀的顯示值和標準器的實際壓力值。
4. 計算誤差:按照公式計算各校準點的示值誤差:示值誤差 = 測試儀顯示值 - 標準器實際壓力值 。將各點示值誤差與測試儀的允許誤差范圍進行比較,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四、重復性校準
1. 在選定的某一壓力校準點(如量程的60% ),連續施加壓力6次。每次待測試儀顯示值穩定后,記錄顯示值。
2. 計算重復性:重復性 = (最大顯示值 - 最小顯示值)/ 測量平均值×100% 。將計算結果與測試儀規定的重復性指標進行比較,判斷是否滿足要求。
五、校準結果記錄與報告
1. 詳細記錄校準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包括校準點、測試儀顯示值、標準器實際值、示值誤差、重復性計算結果等。
2. 根據校準數據,出具校準報告。報告應清晰注明校準結論,若測試儀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判定為合格;若不符合,則判定為不合格,并注明不合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