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期準備
- 首先,檢查測試儀外觀是否有損壞,各部件連接是否穩固。確保測試環境清潔、干燥,避免強光直射和強電磁干擾,以免影響測試精度。
- 準備好需要測量的縫合線樣本,將樣本整理整齊,確保無打結、纏繞或損壞情況,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2. 開機操作
- 找到測試儀的電源接口,將電源線一端插入測試儀,另一端連接到符合要求的電源插座。注意電源電壓需與測試儀額定電壓相符。
- 在測試儀操作面板上找到電源開關,通常標識為“POWER”或類似符號。輕輕按下開關,此時測試儀屏幕會亮起,顯示開機畫面,并進行自檢。自檢過程中,屏幕可能會顯示一些初始化信息,等待自檢完成,通常這個過程需要幾秒到十幾秒不等。
3. 參數設置
- 自檢結束后,進入主界面。一般通過操作面板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鍵或觸摸屏來選擇“參數設置”選項。
- 在參數設置菜單中,首先設置測量單位,常見的有毫米(mm)、微米(μm)等,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單位。
- 接著設置測量模式,如單次測量、連續測量等。如果只需要測量單個樣本的線徑,選擇單次測量模式;若要對多個樣本連續測量,可選擇連續測量模式。
4. 測量操作
- 打開測試儀的測量夾具,小心地將縫合線樣本放入夾具中間,確保樣本處于水平且筆直狀態,避免彎曲或傾斜。然后輕輕合上夾具,夾緊樣本,但不要用力過度,以免損壞樣本或影響測量精度。
- 完成樣本放置后,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測量”按鈕,測試儀開始測量。測量過程中,屏幕會實時顯示測量數據。若選擇連續測量模式,測試儀會自動依次測量每個樣本并顯示結果。
5. 數據記錄與分析
- 測量完成后,可通過操作面板上的“記錄”按鈕,將測量數據存儲到測試儀內部存儲器中。也可以選擇將數據導出,一般可通過 USB 接口連接到計算機,使用配套軟件將數據導出為 Excel 或其他格式文件,方便后續分析處理。
- 根據測量數據,可計算平均值、標準差等統計參數,評估縫合線線徑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判斷其是否符合質量標準。
6. 關機
- 使用完畢后,先關閉測量夾具,取出樣本。然后在操作面板上選擇“關機”選項,待測試儀屏幕顯示關機畫面并完全熄滅后,關閉電源開關,拔掉電源線。